球盟会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

  球盟会教育部于2月23日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百精,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丹介绍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这也是我们本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是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十五之前都是年,所以首先在这里向各位记者朋友拜一个晚年,祝大家牛年大吉,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目前对于全国的大多数大中小学来说还是一个寒假阶段,但是今年的寒假和往年不太一样,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的一个寒假。而且寒假期间,有我们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留校学生比往年增加了很多,不完全统计,大概全国高校留校学生达到40多万。各地各高校针对今年的新情况,也是周密部署、精心安排,采取了很多暖心的举措,让留校学生在校如在家,度过了一个祥和、安全、健康的春节。

  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和大中小学校都已经行动起来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确保学校正常开学、安全开学、错峰开学。与此同时,将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教育部三位司长和两所高校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为各位介绍学校防疫情况以及春季开学的有关工作。他们是: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常委、副校长胡百精校长,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丹书记。下面首先请王登峰司长介绍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情况。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下面按照这次发布会的议程,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春节期间,各地各高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总体来讲,今年的春节,像续主任刚才讲的,疫情常态化之后过的春节,这个春节,因为各方面的因素,有很多高校同学都留在了校内,大部分同学都返乡回家。

  因此,整个春节期间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是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努力让留校的师生“如在家”,这个“如在家”,就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因为疫情防控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能回家的师生,在校园里就像在家过年一样。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各地各校都采取了非常多的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做好了校园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春节期间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暖心举动,让留校师生就像回家过年一样,各地各校都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我们这次散发的材料里,有一份材料就是专门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各位记者可以参考。

  第二,让返乡学生“似在校”。回到家乡的师生,学校也采取了各方面的措施,坚持“一对一、点到点”联系到人。一方面是要提醒师生返程过程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也提醒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旅行的轨迹,反复提醒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这些师生虽然已经返乡了,但是跟在校一样,掌握他们每天的健康状况,这也是春节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第三,让春季学期的开学能够确保正常。各地各校都随时分析和研判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动态调整开学工作方案,待会儿两位校领导也会介绍这方面工作的情况。同时各地各校也都备足备齐疫情防控措施,特别是对于突发疫情的应急演练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所以说,整个春节期间,我们看到整个教育战线,不管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在春节期间各地的情况都非常平稳,也涌现出了一批非常感人的事迹,希望媒体朋友能够关注、关心和支持这方面的情况。这是我汇报的第一方面的情况。

  第二方面,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判断。从国际来看,现在疫情还处于大流行时期,所以“外防输入”的压力还一直在持续。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昨天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就是全国的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这也是我们抗击疫情在一个新阶段取得的非常显著的成就。

  国内前一段时间出现突发疫情的省(区、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了非常好的国内疫情防控局面。从教育系统本身来讲,总体形势也是非常好的,从疫情初期到现在没有出现校园的聚集性疫情。在春节期间,也没有出现新增确诊或疑似病例。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归结于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教育系统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在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又能够因地制宜、因地因校甚至因年级、因生制宜,这是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取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经验。

  二是及时修订并公布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这也是我们取得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各地各校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明确责任,责任到人,每一位同志都勇于担当、努力奋进。这是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取得有效进展的重要原因。

  但是,随着春季学期开学,人员流动会加大,校园疫情防控的压力还会持续存在,还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根据目前形势,春季学期开学已经具备了全面、正常和安全开学的条件。同时,还要坚持属地原则,分类统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有些地方和学校可能还要安排错峰开学,这也就是续主任一开始讲的正常、安全、错峰开学。同时,在具备了全面、正常、安全开学条件的基础上,疫情防控还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这是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基本研判。

  第三方面,汇报一下各地和高校开学的安排。这个在散发材料里我们也提供了一份专门的材料,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分区分级安排错峰返校。这个分区分级和错峰的依据,就是根据不同年级、生源和地域,以及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本地本校防疫的承受情况来做出分级分区和错峰返校的安排。

  二是科学规划返校流程。各地各校确定返校时间之后,很多高校都对学生返程作了详细的日程安排,包括在线申请、按时返校,旅途过程中的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以及到校之后如何报到、如何回到自己住宿的地方等等,待会儿两位校领导也会作介绍,我们提供的材料里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三是加强学生返校安全教育。刚才讲了,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已经清零,但是在乘坐交通工具返校的过程中,各地各校还是要求师生在旅途中要做好自身的疫情防控工作,这方面非常重要。

  四是严格校园日常管理。这里面既包括学校对环境的检测和消杀工作,也包括进一步加强校园进出等方面的日常管理。

  五是强化疫情应急演练。虽然现在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已经清零,疫情防控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还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各地各校在这段时间要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做好有效处置。

  六是科学制定教学预案。出现突发疫情之后,不仅要做应急处置,还要启动在线教学的应急方案,这也是各地各校在开学前做的准备。

  七是督导检查补齐短板。各地负责同志带队到学校检查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补齐短板,查缺补漏,这也是开学前各地非常重要的工作。

  教育部近期要印发通知,指导各地各校做好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这里面主要强调了几点。一是坚持属地原则,因地制宜,各地各校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力争做到全面、正常、安全和错峰开学。二是教育部近期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三版),我们现在执行的技术方案是秋冬季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春季学期开学前将印发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三是持续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和对广大师生的关心关爱工作。四是教育部近期将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把疫情防控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常态化政策体系,全面加强健康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基础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过去的一年很不平凡,也具有特殊的意义。从广大中小学校和亿万师生,从应对疫情“停课不停学”到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我们都走过来了,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生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良好的精神面貌。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1年春季学期即将到来,在这里首先向中小学校、幼儿园广大师生表示问候其祝贺。这个新的学期是“十四五”第一个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着力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深入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大力营造基础教育的良好生态,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将重点加强指导和做好工作。

  一是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提高育人质量作为核心任务,聚精会神抓教学工作。省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市县教育部门要强化教育教学工作指导,中小学校要精准分析学情,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要加强教研工作指导,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借鉴国家和地方教育平台提供的优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现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已经提供了丰富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资源,是免费使用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用好这套资源。这套资源当然也为疫情应急情况下的“停课不停学”提供支持。学校要注意差异化教学,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的辅导、帮助,幼儿园要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游戏案例,合理安排幼儿的日常活动和游戏,创设丰富活泼的教育环境,积极做好幼儿入园的适应工作。

  二是着力强化学生作业管理。各地各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来控制作业总量。要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要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工作体系,系统设计一套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覆盖德智体美劳各学科全面育人的一套基础性作业。鼓励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就是要进一步创新适应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形式。要坚决克服机械的、无效的作业,杜绝重复性的、惩罚性的作业,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讲解、答疑等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存在问题的、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工作。这里特别强调,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这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一个纪律要求,要传达到每一个老师。

  三是切实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好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校完成好作业。我们要尽量指导学生的作业在学校内完成,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的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四是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我们在2020年脱贫攻坚中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巩固好。开学前后,各地要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后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开学季控辍保学专项行动,这是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行动。要全面核准学生复学情况,也就是开学以后,对学生复学情况要做一次全面的摸排。对未返校学生要及时联系沟通,及时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对家庭困难、身体残疾、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返乡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要加强教育关爱,坚决防止辍学反弹。

  五是确保手机管理落实见效。大家前一段时间都非常关注,教育部刚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学期开学之后,各地要落实好这个《通知》,要按照“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管理措施。学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把手机管理的具体要求提前告知每个家庭、每名学生,争取理解与支持。同时,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我们最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有的地方已经专门下发了通知,对学校统一管理的装置也做了安排。比如说北京市已经专门做了具体的工作部署。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也希望广大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督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

  六是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各地各校开学前后要组织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学科教师等,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与学生谈心谈话,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要采取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个别心理干预等多种措施,认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要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及时化解处置突发问题。要重视学校整体环境的创设工作,组织开展校园文化、体育、艺术以及适宜的户外活动,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好精神状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七是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准确研判风险,做好隐患排查,着力补齐短板和漏洞。要大力推进校园安防建设工作,加大校车安全管理力度,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要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上下学时段校门周边的防控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要引导家长增强保护子女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监护责任,特别是要注意避免学生沉迷网络。各地各校要深入开展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摸排工作死角,织牢联动网络,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前不久教育部也专门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校园欺凌工作的通知。

  八是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球盟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加重了家长的负担,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今年,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要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规范培训服务行为,积极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家长合法权益。在这里,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孩子成才观念,不给孩子过度施加压力,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让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春季学期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2020年秋季学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教育部统筹指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把握好全局、把控住风险,科学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化危为机中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强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塑造了教育教学的新形态。全国高校教学大数据监测显示,去年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全国高校课程在线%,教师在线%,学生在线%,实现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稳住了全国高校教学秩序,有力推动了高校教与学的深刻变革,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新型教育形态。

  二是探索了学习革命的新路径。我国开展的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在线教学,不仅有效应对了疫情冲击、保障了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加速了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动了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得到了更好的落实。通过“慕课西行计划”,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132万门次,西部高校学生参与慕课学习人次达6129万,西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新提升。

  三是形成了教育合作的新优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爱课程”和“学堂在线”率先推出全英文国际版,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联盟,向全世界上亿大学生和全球学习者免费开放,为世界高等教育共同应对疫情挑战作出中国贡献。去年12月,我们召开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发布了《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成立了世界慕课联盟,构建了高等在线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广泛传播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慕课与在线教育主张。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对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竞争抢占制高点所下的“先手棋”,是主动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变轨超车”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

  目前,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各地和高校在综合考虑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和学校教育教学安排的基础上球盟会,已经陆续发布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方案。全国总体上是按时开学、按时开课。部分地区部分高校受疫情影响,延期开学,如期开课。有了去年的经验,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落实好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基础上,做好高校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安全开学、正常教学。我们将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题,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引导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走向深入。

  一是打造质量标杆。2020年,我们遴选并公布了首批51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涵盖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五大类型,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大关注。今年将继续统筹规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组织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工作,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引领带动高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导高校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课程质量新标杆。

  二是强化教学管理。大力推进高校建立和完善适应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有效支持高校课程建设。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清理在线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积极营造新常态下教育教学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共同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三是推进专业认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加快建立与高质量本科教育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体系,颁布一流专业认证标准,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认证途径,引导高校加速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国专业认证制度。

  与此同时,我们将面向未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本为本”,强化系统思维,突出改革创新,全面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根本质量、整体质量、服务质量、成熟质量,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全力打赢高质量本科教育攻坚战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攻坚战,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形成质量文化。

  今年,我们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制出台三个重要文件、开好两个重要会议和办好一个重要赛事。

  三个重要文件。一是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聚焦高等教育不平衡发展矛盾,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高校协同发展、服务能力提升。二是研制出台关于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更有创新力、竞争力、服务力、持续力和更高满意率的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三是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做好体制机制上的顶层规划,以国家需求为牵引,分类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两个重要会议。一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30次全体会议,谋划好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发挥好国之战略重器作用。二是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和目标举措,会同相关部门细化落实行动。把这个会议开成新时代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动员会、行动会。

  一个重要赛事。要办好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今年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举办。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们“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将传承跨越时空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开好一堂全国最有温度的思政大课。我们将聚焦“五育”并举的双创教育实践,完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赛事组织形式,举办一届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由百国千校、数百万青年学子参加的全球最大的一场创新创业盛会。谢谢各位!

  谢谢吴岩司长,接下来请胡百精副校长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防疫工作和新学期开学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百精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寒假留校师生保障、师生居家防疫和春节学期开学工作。(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各位记者朋友好!新春伊始,万物初萌,大家立即投入到一线工作,关注我们高校的寒假和开学工作,向各位致敬。

  中国人民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关于寒假和新学期开学工作的部署精神,以人为本,科学防疫,绵密推进,全力做好相关工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供各位做个案参考。

  今年人民大学全校留校过春节的学生有1208人,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其中本科生203人,硕、博研究生1005人;毕业年级学生超过50%。在这个特别的牛年春节,让独在异乡、勤学苦读的年轻学子能够感受到学校是青春岁月可以托寄的精神家园,在校如在家,学校也是家,是我们全体老师的共同心愿。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是精准服务到位。学校建立“一人一档”留校学生台账,职能部门、学院(书院)精准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经济和心理情况。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主动靠前,学生有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工作岗位所在,确保每日有人在岗,每事及时处理,应急随时响应。

  二是暖心关怀到位。学校为留校过节的学生准备了包括除夕年夜饭、初一新春套餐、每人100G的校园免费流量、暖心福包在内的“新春大礼包”。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在大年三十看望、慰问学生,校领导跟同学们一起吃年夜饭,一些老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把学生接到家里,共度新春,或者送来亲自下厨的新春美食。学校还开展了新春祝福征集、线上知识竞赛、“九思微课”等活动。艺术学院的老师还有学生中的一些书法爱好者创作春联,送给留校不回家的学生,诸如“百家廊下度晨昏,一勺池畔读书人”、“东风知行者,品园汇贤才”,这些以我校人文地理坐标为表征、充盈家国情怀和青春梦想的原创春联最受欢迎,温暖地贴在了同学们宿舍的门口。

  三是周全保障到位。学校相关部门统筹保障学生就餐、购物、洗浴、水电、就医需求,线上办理就业、学籍、户籍、档案等事务,图书馆、教学楼、体育场馆安全定时开放。我们在值班的时候发现,即使在除夕和初一的晚上,教室里仍然有同学在勤奋学习,这也让我们特别感动,更加振奋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造就“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决心和信心。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各项工作,寒假期间每周召开两次疫情防控专班会,实时掌握情况,适时做出部署。校内各单位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传导压力、分解任务、压实责任。

  二是强化动态管理。学校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每日采集师生员工防疫相关信息,各单位做好师生日常联系工作,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具体到人、动态管理。比如,对于一些同学因为科研任务留校过春节,我们要求导师必须在岗指导。

  三是强化校园封闭管理。寒假期间,学校进一步严格校门出入审批,要求学生非必要不离校,明确出校审批范围和事由,暂时关闭离京教职工进出校门权限,倡导在京的教职工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来校,减少校园人员流动。

  四是强化应急意识,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学校持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设立24小时学生服务热线,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健康观测点建设,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可在第一时间启动校内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根据教育部、北京市部署要求,综合我们上一学年线上线下教学的情况、新学期教学安排等因素,人大开学的总体安排如下:

  2月24日至3月2日学生分批返校,3月1日,有课的学生开始正式上课。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学生在返校中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提前或延后返校。学校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返校过程当中遇到的具体困难。

  低风险地区的学生,须持三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返校,入校后实行14天健康监测。学校将于3月上旬组织两次学生核酸检测,费用由学校按统一标准来承担。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不安排返京返校,在境外的学生需按规定完成“14+7+7”集中医学观察和健康监测后再返校。

  学校对教学安排、教学保障、应急处置进行反复筹划和排演,制定教学应急预案和线上线下教学实时对接方案。当前疫情还有不确定性,防控压力依然存在,我们将始终关注疫情形势变化球盟会,动态调整相应措施,确保工作到位。

  通过一年多的防疫工作,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要更加坚定地抓好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高校的贯彻落实,统筹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在防疫中促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伟大的抗疫斗争是正在发生的党史、国史,也是正在上演的世界史,我们一定要在建党百年的恢弘历史现场上好这堂历史大课。谢谢各位。

  感谢胡百精副校长,最后我们就请宋丹副书记介绍大连理工大学防疫和开学工作的有关情况。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丹介绍大连理工大学寒假留校师生保障、师生居家防疫和春节学期开学工作。(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始终坚持两个牢牢把握:一是牢牢把握坚决贯彻中央要求,认真落实教育部和属地的各项要求;二是牢牢把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来开展各项工作。我们也将伟大的抗疫精神作为鲜活的教材,引导师生上好抗疫这堂历史课、科学课、文化课、人生课,可以说全校上下凝聚一条心,强化一个调,下好一盘棋,经受住了大连去年“7.22”和“12.15”两轮疫情的考验,也交出了三个校区近五万名师生零感染、零疑似、零确诊的答卷。同时我们做好了近3万名学生寒假安全返乡、1397名学生寒假留校过年等工作。下面简单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作介绍汇报。

  我们学校的那个区域,在1月份的时候一度为中风险地区,1月16号才结束。我们在工作中,一是突出“三个加强”。书记校长靠前指挥,学校成立了9个专项工作组协同发力。三个加强是“加强校领导纵向责任制和联系基层制度,加强工作专班建设,加强研究生导师、辅导员、思政班主任工作”,我们也结合疫情变化调整和学校实际,来精准施策。

  二是做到三个“最”,疫情发生后,我们以最快速度、最高标准和最严要求开展工作,登峰司长给我们做了很多培训和指导,我们就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来执行。第一时间调整应急管理措施,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阻断疫情的风险,细致进行流调排查。同时在这期间,我们有800余名学生作为密切接触者重点关注的师生进行了隔离观察;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组织全体思政工作者深入学生一线,开展正面引导和心理辅导。

  一是组织学生安全返乡。我们学校组织了2348名研究生导师、866名本科生思政专业班主任、191名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走进学生,召开了“我的2020”主题班会,集中开展抗疫教育,宣讲防疫政策。做好返乡学生的安全保障。学校调集了60辆大客车开展集中送站,我们连续三天安排了703台次专车点对点将近3万名学生送往各交通口岸,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那个期间给我们关注,进行了报道,非常感谢大家。为离校学生发放了防疫包,守护学生安全返乡。同时我们做好家校联动,组织师生“平安打卡”,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到家。

  二是让留校师生在校如家。一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加强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值班值守,严格校园进出双向管理,校医院24小时开诊;做好饮食服务,提供特色菜品。除夕当天,学校全天提供了除夕免费饭菜,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让同学们感受到家的味道;同时为留校寒假的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生活保障,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定制发放新春大礼包,让留校师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另一方面,做好关心关爱。我们设立了专项负责人,每天24小时有求必应;校领导、班主任、辅导员深入学生寝室,送福上门;开展了“牛运长久”系列文化活动,让留校的师生在学校共享节日欢乐;安排32名心理咨询师提供全天候心理咨询服务,做好留校学生的情绪疏导。

  一是全要素保障开学复课。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一人一档”统计师生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对重点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对重点场所进行环境消杀;提早制定了开学方案,科学安排教学计划,我们前两周进行线上教学;落实教育部的措施和属地的要求,坚持错时错峰原则,从3月1日至7日组织学生分批分区域分时段返校。二是全方位保障学生返校。学校点对点将通知送达到学生中,严格进行健康状况筛;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师生返校途中的防护意识;设置集中报到点,严把校园入口关;做好师生返校后的日常管理,开展健康监测,实行“日报告、零报告”。

  最后,再次感谢教育部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指导,感谢媒体朋友们和社会各界给予大连理工大学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慎终如始,全力守护好校园平安和师生安全。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以及一流大学建设中贡献大工人的智慧和力量。谢谢大家。

  感谢宋丹副书记。我们5位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进入答问环节,看看记者朋友们有没有问题。

  请问一下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开学前后最需要注意的是哪些方面,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另外请两所高校再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开学之后都有哪些具体安排。

  感谢提问。春季学期开学前,从疫情防控来讲,各地各校特别是高校都要通盘考虑当地和生源地疫情情况。我们刚才一直在讲,其实谋划春季学期开学,各地都在随时分析和研判疫情形势,来做动态调整。从目前国内疫情的情况来讲,昨天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所以我们说已经具备了全面、正常、安全和错峰开学的条件。开学前,一是要对疫情形势再做一次分析研判。二是严格按照新版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做好校园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包括教室、实验室、操场等校园公共场所的环境消杀和相关人员聚集的要求,都要做到位。三是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预案,并且要随时演练。从目前的情况来讲,各地各校都在按照这样的原则在推进,我想两位高校的同志可能会说得更加具体一些。

  谢谢。对高校而言,防疫这根弦我们片刻也不敢松懈。从现实情况来看,人大有几大板块的关键工作现在必须要抓好。一是近期学生分批返校,要确保返校工作顺利完成。二是在开学之后要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三是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四是确保管理和服务保障系统的正常、专业、高效、灵敏运行。五是应急统筹,一旦遇到特殊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专项的重点工作,比如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都要有序开展。

  简单说就是两手抓,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持续抓好疫情防控,按照教育部和属地要求,严格校园管理,比如强化校园饮食、住宿、就医保障、校内场所定期消杀,同时我们也针对不同群体,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比如和师生接触密切的服务人员,我们要经过两次核酸检测上岗,同时每月定期进行检测。二是抓发展,有序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开学后的前两周我们进行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之后,要实施错时排课、错峰就餐,同时鼓励学生围绕疫情防控开展科研攻关。

  三是用好思政教育契机。结合建党百年和伟大抗疫,引导学生持续上好抗疫这堂历史课、人生课、文化课、科学课,结合今年的“四史”教育和党史专项教育,结合大连理工大学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利用我们学校“百人百讲”系列课程这些品牌,更好地加强师生的思想引领,同时推进我们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四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精心策划开展“玉兰文化季”,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要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心态,坚定战疫信心。我就补充这么多,谢谢大家。

  刚刚吕司长提到了大家非常关注的中小学生的作业管理和手机管理问题,请问吕司长,您认为在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环节里,哪几个环节是最重要的?关于手机管理,请问放学之后怎么样做好手机的管理?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段时间以来,关于作业的管理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正在研究进一步规范作业管理的有关办法。我想,从作业管理环节上来讲,有这么几个环节是必须要重视做好的。

  首先,要控制好总量,因为这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一个基础。我们要区别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教育部也曾经提出过关于控制不同年级、学段学生作业时间的有关规定要求。各个地方要认真落实。学校加强作业管理,要加强学科组、年级组关于作业的统筹,不能各留各的,语文留语文的,数学留数学的,最后加在一起就过量了,所以年级组、学科组一定要统筹作业的总量,要在学校建立作业的公示制度,合理调控作业的结构和总量。

  第二,要提高质量。我刚才在介绍情况时也提到这个问题,要把作业质量的提高作为统筹作业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球盟会。要科学、有效、合理地设计作业,要纳入学校的教研工作体系,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我们提倡各个地方要积极探索组织高水平的学科教师,开发一套体现素质要求、符合教学规律、覆盖各门学科的基础性作业,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不同学生的需要,积极开发不同类型的作业,供选择使用。我们也注意到,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第三,要认真批改作业。这是教师履行教育职责使命所在,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要发挥好作业对巩固学生学习成果、老师科学评价、诊断学情、有效实施因才施教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工作。这个工作要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来执行。作业批改之后,要认真进行反馈,特别是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帮助、解答、辅导,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

  第四,家长减负。家长减负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给家长增加负担。我们学校的作业,不能让家长监督学生去完成,也不能要求家长去批改作业,或者签核作业。另一方面,家长也不能给学生留过多的额外作业,包括向外培训的作业。

  关于手机管理的问题,现在教育部发的这个通知,主要是针对带入不带入学校,带入学校应该怎么办。在这个通知发出之后我们也注意到了,有的同志关心,孩子在家使用手机的问题,这也是个难题。我想,解决这个难题,我们要家校协同。首先,要加强孩子的教育引导,家长、学校要共同做学生的工作,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过度使用手机、沉迷网络的严重危害性,要让孩子有这种自觉性,增强这种自觉意识。

  第二点,要跟孩子协商确定使用的时间。我们在家里既不能严格禁止孩子使用手机,也不能过分地纵容孩子无限制地玩儿手机,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约定一个时间,在什么情况下用,用多长时间,最晚几点不能再用了。

  第三点,要积极地寻找替代品,主动开展亲子活动。家里要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比如通过阅读、锻炼,把孩子一些时间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

  第四点,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沉迷网络,家长自己玩手机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好的,这也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共同努力,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目前中小学和高校的寒假已经进入尾声,刚刚王司长有提到说,春季开学已经具备了全面、正常、安全开学的条件,请问这是就全国而言的吗?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怎么理解“如期开学”?谢谢。

  刚刚我讲到春季学期开学的时候,是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从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来看,我们已经具备了全面、正常、安全开学的条件。第二句话是,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根据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旅行经历和学校的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地做好错峰开学的工作安排。第三句话是,现在由于境外疫情还在大流行,“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存在,所以校园疫情防控还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这是关于春季学期开学的三句话。具备了全面、正常、安全开学的条件,同时还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各校实际情况,做好错峰安全开学的各项工作,不能放松疫情防控。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尽快印发春季学期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各地也要根据这个技术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还要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谢谢。

  我们了解到球盟会,当前北京市对进京人员的疫情防控要求,是要求返京返校的学生实行14天的健康监测,并进行2次核酸检测。刚才发布会上胡百精校长也提到了人大的相关措施,能不能请胡校长详细介绍一下学校对于学生返校监测和开学相关情况的具体措施?谢谢。

  谢谢您的关注和提问。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于我们学校来说,也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些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就是科学防疫、保证安全。刚才您提到的学生返京返校之后的14天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问题,我们已经制订了比较细致周全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人一档”,精准掌握信息。每日通过学校专用信息平台收集学生健康信息,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是了解同学们的困难和需求。比如有同学发热,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按照既定的应急程序进行处理。

  二是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开展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统筹和强化;另一方面是引导师生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引导学生在边防疫、边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地位和自我效能。

  三是积极稳妥地组织核酸检测工作。我们目前预定在3月上中旬对1.6万名同学在校内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具体工作方案已经制定,对检测的各个要素、环节、流程进行了通盘考虑和设计,确保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吴司长,刚才您谈到打造一流课程标杆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请问教育部对建设一流课程有哪些进一步的考虑和部署?谢谢。

  谢谢你的问题。我们在推动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特别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只有把课程建好建强,才能真正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最根本、最坚实的保障。无论你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前沿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通过好的课程,才能真正作用在学生身上,才能真正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去年,我们遴选认定的首批511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共分为5类,我们叫做五大“金课”,有线门,有虚拟仿线门,有线门,有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融入了新教学理念、模式和手段,体现了新时代特征的线门。

  今年,教育部还将启动第二批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工作。一流课程建设,我们认为应该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两性一度”的高质量要求。课程改革的内容要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要让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得着,要保持一定的挑战度和创新性和高阶性,这是课程内容方面。二是在课程形式上,我们要体现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现在的大学生主体是90后、0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我们的课程改革必须强调适应学习者的互联网原住民特点,注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引入、智慧教室的应用,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有效度和满意度得到根本保障。

  三是在课程标准上,要体现改革的多样性创新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布,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普及化发展新阶段最重要的特征是多样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更加凸显,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类型和特点,我们的一流课程建设,要从原先金字塔型的一个标准,变成为五指山的多样化标准,要体现因校制宜、因地制宜的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创新。一流课程立起了新发展阶段大学的“金课”标准,竖立了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质量标杆。我们计划通过去年、今年和明年,连续实施国家级一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的“双万”计划,用课程改革促进高校 “学习革命”,用“学习革命”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形成浓郁的质量文化氛围,实现高等教育以提质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谢谢。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嘉宾的回答。下周是我们开学相对比较密集的时间段,陆陆续续的我们两亿多学子将重返校园,安静了几周的校园又要热闹起来了。在这里,我们也衷心祝福每一位学生在新的学期有新的进步,能够健康成长,也祝福我们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于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各位。

  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等教育部于2月23日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百精,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丹介绍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