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首先上场的高一(5)班刑书晨同学,他口齿流利,观点清晰,语气老练。高二(5)班“迎风不曲折,欲立天地间”的想成为 竹子的钱幸好同学主持了《经典咏流传》带我们发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发现中华文化不一样的魅力。
内向的屠赛杰同学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攻破心理难关,站到这个舞台上尝试挑战,向我们传播了劳动平等观的重要性。“劳动的最高价值在于创造财富。”鼓舞我们进行创造性劳动。
提前A班的舒展这一主持小白向我们抒发了他的志向,做一滴水集成大海汇成江河,他的嗓音正同大海一样,漂流有力,他口齿流利,不愧是广播社社员,他对于孙刚的事迹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人如其名,像小太阳一样阳光开朗的钱丹阳,乐于尝试新的事物,站在这个舞台上挑战自我,磨炼自我,用镇静的语气向我们讲述了樊锦诗的故事。
高二(1)班的张之恒为我们模拟主持了五四一百周年的演讲,他有力的声音传达着爱国情怀。他和他的名字一样,持之以恒,在做任何事时都坚持下去不放弃,相信他在主持这条道路上也一样。
袁敏尔这位敏而好学,有着有趣灵魂的同学模拟演讲了元旦文艺会演的主持词,他口齿流利,声音洪亮,主持得条理清晰,very good!
高二(3)班的钱乐凯想把嵊州的声音,传统文化带到全中国的面前,向我们讲述了嵊州故事,并且模拟演讲了樊锦诗的故事。
高一(12)班的张艺冉同学有多次的舞台经验处变不惊,落落大方地向同学们主持了朗诵比赛的主持,她那有力的声音,流利的口齿,让人非常佩服。
高一(2)班的周煜翔同学挑战自我前来参赛,勇敢地走出舒适圈,也很好地完成了紧扣时代主题地有关央视新闻主持的模拟。
提前B班孙奕钒同学简明又不失特色的自我介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Why not have a try?”是她对自己的鼓励。面旁青涩但讲演却老练,流畅从容地讲述了“月亮妈妈”徐秀珍的励志故事。从刚上台的紧张到之后的坦然大方,我们能看到她的努力。
提前B班钱喆佳同学同样也是一位挑战自我的选手。“认真对待,享受过程,不留遗憾”。乐观的参赛态度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二(9)班王婧锞同学一身甜美装扮,声音也同样甜美。“做最真实的自己”是她的态度。
一(9)班黄之光同学一上场便给人气宇非凡的感觉。果不其然,大小奖项通吃的他在主持方面也有自己的本领。他透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以讲演人的身份向我们展示了印度社会的真实面貌,引人深思。
提前A班李思源同学以线)姚涵筱说“总有一天我会像金子那样闪闪发光”。殊不知此刻站在舞台上的她便已是闪耀的金子了。
提前A班汪思妤同学自信从容,不怯场。小小身板却十分老练。向大家分享了苏东坡的故事。正如她所说:“也许今天的我不够优秀,但明天的我一定精彩!”相信她能够带着她出众的才华突出重围,做精彩的自己。
二(8)班沈烨柯同学一身温文尔雅的专业打扮,吸引大家的眼球。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演讲出现了小失误,但不管怎样,站上这个舞台就是勇敢地迈出了步伐,就是最大地成功。
提前A班马圣卓同学高一(7)班丁轲轲同学高二(8)班田文杰同学同样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表演。
一(8)班施可欣同学面带微笑,从容大方介绍了自己地爱好、特长。清晰地口齿,明朗的笑容,丰富的内容,百分百的稳定发挥为她加了分。
摘 要:民族高校校报既有一般高校校报的普遍性,也有民族高校校报的特殊性。从文章内容来看,民族高校校报在民族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球盟会、文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办报技术水平等方面实力仍然较弱。本文以四川民族高校校报,分析民族高校校报在文章内容上担任的思想舆论引导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调查并阐明民族高校校报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据此提出几点思考。
“民族高校是培养民族地区人才的摇篮”,而民族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不仅是繁荣校园文化的基地,也是助推学校发展的平台,肩负着校园文化建设、维护校园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发挥着引导正确舆论导向、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思想、沟通学生家长、联系师生员工、对外宣传学校等作用,是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弘扬校风、教风、学风的平台。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学校办学特色和地区环境、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族高校校报的发展方向,促使校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办报风格、办报规律和办报特色。
民族高校校报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在内容分布上,要做到主次分明,次重有序,围绕学校办学特色,贴近校园生活。我院院报在发展中形成了四个有规律、清晰明朗的版面内容分布。第一版“时事新闻版”,反映学院党委中心工作,传达党政方针要领;第二版“校园风景线”,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第三版“综合版”,反映师生言论观点;第四版“文艺副刊”,刊登师生原创文学作品。版面内容分布主次分明,稿件类型兼具党政新闻、校园文化活动报道、深度报道、评论文章、散文、诗歌、游记、图片、书法等,稿件来源于学院领导、师生员工、学生记者和校外读者,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展示三位一体的办报风格和特色。如:我院院报在第二版“校园风景线”分期全程报道的第二届康巴研讨会,介绍了我院教师立足民族地区,在经济、历史、文化、文学、旅游、教育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对甘孜州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是学院着力提高科研水平,体现办学特色,服务民族地区的集中体现,引起了校内师生的共鸣。也通过高校校报展示平台的展示,引起了外界人士的良好反应。
另外,栏目的精心设计,有助于体现规范的版面内容分布格局,凸显办报风格。民族高校校报的栏目设计要抓住自身拥有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其深邃性,新颖别致,呈现出与其他普通高校不同的办报风格。我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青藏高原东南部,这里有古老的族风情和文化。根据地理优势,我院从2006年开设了“康巴文化专栏”和“读、写、说康巴专栏”,这两个栏目立足康巴地区族文化,刊登了大量作品。有阐释族文化,如:经桶、扎木聂、巴塘锅庄、哈达、藏族壁画深刻内涵等文章,有感受族人文景观的游记散文,也有反映甘孜州建州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的调查性文章等,为师生了解康巴地区的民风、民俗、民情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也为学院毕业生选择在藏区工作奠定了基础。
“新闻媒体的发展水平必然受到媒介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1]民族高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对于校报办报条件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球盟会。优势在于有丰富的民族资源,劣势在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导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信息闭塞,无论是报纸还是办报人与外界的交流少,客观的地理条件制约着民族高校校报的正常发展。再加上电子科技产品和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不断在拓宽,在校内,有校园广播、校园网、电视显示屏、手机等,校报担任的校内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影响。但是,民族高校校报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制约报纸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
本文作者在校园内对四川某民族学院报文章内容作了抽样调查,有意识的选取了不同层面的100位师生,调查结果中显示:在获取校园信息方式上,通过校园广播、校报和校园网来获得信息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28%、19%和17%,另外36%的人兼具3种方式来获取信息;在院报四个版面关注度上,时事新闻版关注度最高,为29%,其次分别是文艺副刊版、综合版和校园风景线%;在院报文章阅读的喜好上,46%的人喜欢阅读学生的文章,其余是学生记者、老师和领导,所占比例分别为19%、14%和6%;在投稿方式上,57%的人不知道院报的投稿方式;在是否愿意向院报投稿的问题上,48%的人表示愿意向院报投稿,43%的人表示没想过给院报投稿,9%的人表示不愿意向院报投稿;在报道方式上,59%的人认为应该从大学生生活角度报道,16%的人认为应该从深度报道上报道,比例为9%的人认为应该简从报道。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内新闻信息传播中,校报因其时效性差、报道的深度、广度不够,不敌校园广播,差距较大;时事新闻版同其他三个版面比较,关注度最高,但所占比例偏低,优势并不明显;学生记者的文章虽在报纸上占据相当大的部分,但因为新闻写作缺乏活力,创新能力低,新闻素材少,给读者的说服力不强;报纸自身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法不当,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向院报投稿,导致文章的来源狭窄,稿源不足,报道单一,从而影响了读者心理和参与热情;深度报道和评论性报道在报纸上所占比例低,报纸体现不出实力和水平。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然而,民族高校校报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提高,更应该找准自己的服务宗旨,找准自己的定位,立足学校,立足学生,立足别具风味的民族风情,挖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外塑形象,内塑实力。
第一,发挥时政新闻在思想舆论引导方面的堡垒作用。民族“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2]履行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和地区稳定的职责。民族高校在培养民族地区发展人才的过程中,对培养对象的思想进行教育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思想素质过硬、把民族稳定和祖国兴旺牢记在心里的人,才能更好地扎根民族地区,为地区发展和祖国和谐作出贡献。因此,民族高校校报在文章内容选材上,应坚持围绕大局,积极配合学校稳定与发展,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把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关键任务来抓,坚持宣传党政方针,密切关注校内思想动态,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促进各民族同胞互敬互爱、团结互助。在报道形式上,减少文件式、会议性的报道,选择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报道方式,用平实、真实的语言代替口号式、官方式的语言,读来更加实在,让人信赖。
第二,提高记者专业化的写作水平能力,扩大深度报道,评论性新闻在报纸上的占有比例,走“创、改、新”的新闻内容报道路线。高校校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专职人员少”甚至“没有专职人员”,记者的“专业化程度低”,[4]这种状况在民族地区高校校报就表现得尤为严重。校报团队很大程度上由爱好新闻写作的老师和学生组成,新闻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较弱,专业化程度较低。很多责任编辑老师只能在工作之余拿出部分时间来办报,学生也只有在上课之余的时间来尽学生记者之职,任务重,工作量大。再加上,人员的流动性大,增加了办报的难度。但“受众是新闻传媒存在的基础”。[5]文章是组成报纸最重要的部分,只有提高文章质量,才能扩大受众范围,才能提高办报水平。从自身而言,记者除了要有一双发现新闻、捕捉信息的“千里眼”之外,更应该通过网络媒体、书籍和部门新闻写作培训,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训练,提高新闻的写作能力,创新报道形式,提升文章质量。从外部学习条件来说,首先,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校报和新闻电视内容报道的创新之处和优势所在。其次,整合校内各部门的新闻资源,建立长效、健全、互利合作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再次,记者团队人员分工合作,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工作量大,工作时间少和学习任务重的冲突。
第三,加强深度报道在报道前、中、后的策划,确保采写内容完整和报道效果。校园新闻传播媒体较多,今天的新闻信息随即便可通过校园网、广播等方式播出,等到报纸上相同的报道再进入人们眼球时,新闻已经变成旧闻,关注度也就大大降低了。所以,校报记者要及时捕捉和筛选新闻信息,对已经被播报过的、信息量少、可挖掘程度浅、思想教育意义不显著的新闻,可采用短新闻的报道形式,确保更多的人了解校内信息,对那些有新闻背景、前景广阔、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素材,及时做好采写人员、资料收集、报道角度和报道形式等的策划与安排,群策群力,做好资料收集的记录,整合资源,抓住新的报道点,选择新的报道形式,“言简意赅、化繁为简、举重若轻、解疑释惑”。[6]形成有深度、有广度的文章。从而扩大受众范围,有效解决报纸时效性差和文章内容质量低的问题,提高办报水平,让一月一报更显成绩。
第四,明确稿件征集的倾向性,扩大报纸本身的宣传力度。报纸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集体不仅仅指校报编辑部的成员,而是全校师生。校报作为全院师生交流的平台,应该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出谋划策、集体努力的成果,而征稿就是师生员工有效交流的方式之一。以往的征稿方式多是布告征集和邮箱投稿的方式,方法有限,影响力不强,效果甚微。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借助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内电视显示屏等方式进行征稿,广泛邀请师生热情参与,增加与民族地区相关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文章或调查报告的稿件征集和投用比例,为学校培养民族地区人才服务,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同时,建立公平公正的稿件征集、使用和奖励制度,确保稿件征集的多样性和长期性,实施好征稿信息反馈的流程和,保证征稿的有效性,激发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新闻媒体往往会成为一面镜子,折射出各种社会力量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不同实力和影响力。”[7]从而扩大人们对校报的认知度。
总之,“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校报,校报的发展离不开学校。”[8]民族高校校报既要牢牢坚持政治教育、思想育人的阵地,也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文化优势,有效促进民族高校校报发展的新前景。(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1] 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291页
[2] 闵黎.加强民族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发展论坛,2010年5月第42页
[3]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新华社采编经验选萃》[M].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398页
[4] 王世华.《我国高校校报从业人员发展状况调查》[J].新闻界,2011年第4期第43页
[5] 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49页
在校园网普及之前,高校师生获取学校新闻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校报。校报在高校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一家独大”,它的优势和局限也有目共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传媒工具迅猛兴起。特别是校园网在高校的普及,对校报的传统地位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校园网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具有迅捷性、丰富性、多样性、便利性、交互性、生动性的独特优势,大大超过了校报,使原本不满足校报时效性差、信息量少的师生转而亲近起校园网,校报面临着读者群大大萎缩的窘境。
在这种情况下校报怎么办?固守原有阵地,以不变应万变已不可能;单靠强化自身创新来与校园网“一争天下”,短时期会有一定成效,但校报自身固有的局限无法根本克服,长期竞争还会败在网络手下。因此。这就需要高校新闻工作者转变思维方式,变“竞争”为“竞合”,实行“报网联姻”,改革新闻传播体制,整合媒体资源,从体制上进行资源调配,合理配置校内传媒工具,使其优势互补、各尽所能。共同担负起营造校园和谐文化的重任。
与校报相比。校园网有其巨大的优势:1、时效性优势。高校校园网可以随时新闻,实现当天的新闻当天报道。而高校校报要经过组稿、编稿、审稿、画版、排版、校对、印刷、发放等多道程序,出版周期往往要一到两周时间甚至一月之久,使校报报道的新闻早已是校园网报道的旧闻,这极大地弱化了校报的新闻性质。2、传播方式优势。校园网采用多媒体传播方式。将数据、文本、声音和各种图像在单一、数字化环境中一体化,突破了校报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载体的局限性,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选择获取信息的传播方式,这种吸引力大大优于报纸。3、信息容量优势。一个只有9G的硬盘可以存储45亿个汉字的信息量,而一份对开四版的报纸,每期刊载文字只有4万字左右。由此可见,校园网容量要比校报大很多,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信息。4、互动优势。校园网有很强的互动性,师生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帖、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对事件的讨论、评议,这比给报纸写稿、投稿、发表来参与互动要便利许多。
网络传播现在还处在一种“亚文化”状态,在运作上常常会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如小道消息、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等,容易误导舆论,这是网络文化传播的短项。网络之长,正是校报之短;但网络之短,也凸显了校报之长。
校报之长在于它的权威性。校报作为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所刊发的新闻作品必须真实、可靠;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保持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一致性;及时准确地传达校党委的正确主张和决策。这些都在客观上保证了校报的权威性。
校报的长处在于它的深与专。校报可以利用深度报道的优势。作为网络时代信息的权威解读者,以它高密度的知识含量对网络信息作专门化的阐释。校报的主要读者是高知群体。他们不仅需要及时了解最新消息,更希望了解新闻的整体情况和背景资料,这时校报就可以在深度上下工夫。高校内部各方面专家云集,对一个问题可以作不同角度和层面的解读,这样做出的专业化的深度报道,肯定会比网络报道更权威、更深刻。
校报还具有可反复阅读和便于保存、收藏的长处。作为纸质媒体,一旦发行就定格下来,读者一报在手,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反复阅读品味,有价值的东西还可以剪辑收藏,成为一份宝贵的资料。这些优势,又是网络所欠缺的。
在高校新闻传播方面。校园网有其现代信息优势,相对于网络的不足,校报又具有其长处。在新形势下,作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创新高校新闻传播体制,建立报网联姻体制,把校园网与校报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共促发展。
高校校园新闻媒体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阵地。扬州大学校园媒体的发展概况如下:
目前,扬州大学校园媒体也呈现着新老媒体共存的状况,主要包括校报《扬州大学报》、校刊《扬大青年》、扬州大学广播台、扬州大学电视台、扬州大学手机报和校园新闻网、微博、人人网等网络传播交流工具。
《扬州大学报》在扬大已有的新旧媒体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媒介形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正处于高校改革的潮流之中,扬州大学也高举改革大旗,于1992年将原来的六所专科院校合并为现在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出于信息畅通的需要,发挥校报育人、构建校园文化功能,由扬州大学委员主办,扬州大学报编辑部出版的《扬州大学报》于1995年4月1日正式创刊,其覆盖范围为全扬大。《扬州大学报》逢5出刊,即出版周期为10天。其采、编、写、发行等工作完全由师生采写、编辑。成立之初,四个板块分别为要闻、综合新闻、校园新闻与文艺副刊。在不断改革中,四个板块至今保留着,只是将原先的文艺副刊七彩虹改名为现在的大学城。
2002年,扬州大学报校报电子版。由于校报电子版的开发运行完全由学生负责制作,因此跟社会专业报纸电子版比起来,略显粗糙。但随着软件不断更新,校报电子版也已经过三次改版,界面得到不断优化。现在校报不仅可以查阅过期新闻,还可以看到报样。
2002年12月,原校党委宣传部和校团委分别主办的《扬大人》、《扬帆》杂志被合并为《扬大青年》。该本综合性刊物覆盖全校八大校区,主要面向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内的四万多名扬大在校学生,以及包括学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和知名教授学者在内的高端读者,融合了新闻、文学等多方面内容,现已出版杂志近40期。《扬大青年》为季刊,即出版周期为三个月。
于此同时,扬州大学还成立了扬大青年杂志社。成立之初,杂志社主要由总编室、办公室、记者团、编辑部、美工部、宣传部6个部门组成。多年来,扬青人始终坚持“忽略三餐,通宵奋战,精诚合作,主角意识”的十六字社训。如今的《扬大青年》杂志社已由当初单一的稿件编辑部门发展为集办公室、编辑中心、新闻中心、设计中心、发行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为一体的校级A类社团。
2008年,扬大青年杂志社第一次注册了“扬大青年”的人人网主页,开始利用网络平台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使得读者与《扬大青年》的距离拉近。
扬州大学电视台于2001年12月5日试播,2002年3月18日正式开播。成立至今,曾多次向中央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送校园新闻。与扬州电视台共建的《扬大校园》是全省第一家在市级台播放的校园新闻栏目,每周日七点半在扬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受众范围为全扬州。而与其同步进行的扬大新闻网络电视台则面对广大网民。校内《扬大新闻》播放的地点主要为扬大各食堂,面向全校师生。但由于食堂是一种服务性机构,学生并不能按时看到校内新闻。十年来《扬大校园》播出了近4000条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省教育台等播出新闻达百余条。十年来扬州大学电视台拍摄的素材,已经成为见证和记录扬大事业跨越发展的影像资料库,为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过程中保存了诸多珍贵史料。
扬州大学广播台由校团委负责,现在扬大八个校区分别设有校区广播台,各校区广播台同属于校广播台,又相对独立。以瘦西湖校区来说,其内容板块有:悠游天下、 今日世界、每周一歌、天气预报、心事随心、青春风景线、影音时空、体坛纵横、娱乐速递、天天快乐、英语沙龙、文朋诗友、周末聊斋、真情音乐之灯。其播出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晚上5:00至6︰00点、周五和周六晚7︰30至9︰30。播送范围为整个瘦西湖校区,通过在在校区一定范围内安置喇叭播放,但宿舍和教室未安置喇叭,广播的播放范围大受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扬州大学校团委根据网络互动性好、传播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建立起校园网站、社交网站等。
2010年11月,由扬州大学校团委领导的扬大第一学生网络社区——扬大菁扬网正式运营。菁扬网的传播理念为互动、时尚、年轻、公益、价值。主要面向扬州大学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工及各届校友。菁扬网在校团委领导下,立足于扬州本地,为广大扬大学生搭建一个贴近于大学生活,集门户、论坛、个人主页、校园生活资讯、校园活动平台、素质拓展网、在线访谈、学生组织专区等版块,融合学习心得交流、情感体验、校园热点专题企划、实用信息共享、扬州青年生活导航等内容于一体的网络学生社区。
菁扬网成立之初由菁扬论坛、菁扬家园、菁扬天空三大板块交织而成。后经过不断改革优化,现在主要包括菁扬门户、菁扬论坛、菁扬家园、菁扬有约,校内导航,网络电视台在内等板块。“菁扬网”自2010年11月份投入运营以来,实名注册用户已达到6000余人,网站访问量达852067人次。
为了更好地运营网站,扬州大学还成立了菁扬工作室。该工作室号称扬大第一学生网络社区“菁扬网”运营机构。主要负责菁扬网日常管理、维护、运营与推广等工作。期下设有办公室、技术部、美工部、站务部、市场运营部、人力资源部和推广策划部等七大部门。
除了菁扬网外,扬州大学还有包括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网络注册中心平台、学工平台以及各学院新闻网等在内的众多校园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阵地。
2011年3月15日,扬州大学成立了网络电视台《乖乖隆地咚》,为广大师生送去《校园播报》和《校园达人》两个板块的内容。同时网络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还上传到优酷,供广大网友观看,每期的视频点击量已突破万次。《乖乖隆地咚》栏目的制作周期为10天,其内容全部由学生独自参与,他们主动作为,挖掘典型,拍摄“有需要、有人看、有启发、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可以说该网络电视台已成为了学生的实验台、锻炼场,深受学生追捧。
2011年暑假期间,扬州大学依据大学生中手机普及度较高的实际,另辟蹊径,特别开通了暑期社会实践手机报。整合学生编辑、记者队伍,成立手机报编委领导小组,及时暑期社会实践的图片、新闻和最新动向,努力将社会实践手机报打造成扬州大学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报、新闻速递报、信息共享报、风采展示报、交流互动报”,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创。
接下来扬大校团委将手机报做大做精,开通了扬州大学菁扬青年手机报,设置了“青春快讯”、“校园资讯”、“社会百态、”“经典语录”、“读书互动”等栏目,覆盖校园新闻资讯,展现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教育和引导功能。菁扬青年手机报由扬州大学校团委组织发放,内容由扬大青年杂志社和菁扬工作室共同提供。该手机报的采稿、编辑、发送、管理等日常事务均由学生负责,其发送方式为中国移动网络彩信平台。
近来,随着微博的风生水起水起,扬大各校媒也不甘落后,纷纷注册了新浪微博,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大学生新闻社、扬大电视台、扬大青年以及各学院等众多部门纷纷注册了微博,利用微博及时将校园动态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与学生共享。
扬州大学的新老媒体由学校党委、团委负责管理。作为学校喉舌的校园媒体,紧密围绕学校工作中心进行宣传报道,发挥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等作用。
以传统媒体中的校报和校刊为例,扬州大学报创刊伊始,就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鼓与呼,坚持以质量为本。其传播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校园活动、校园热点话题等关于大学生学习、娱乐、工作和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不断摸索中,现《扬州大学报》主要分为要闻、综合新闻、校园生活、大学城四个板块。通过不同板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新闻讯息组合,为广大师生传递学校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由于报纸记录性好,选择性强,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决定了校报在报道题材上的优势。校报既可以报道短消息、重大事件,也可以报道深度报道,策划专题新闻。但由于校报版面有限,基本都是对于事件本身进行报道,不可能对事件的其他问题进行纵深剖析。同时校报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决定了内容时效性偏弱,有滞后性。
校刊《扬大青年》为季刊,其出版周期更长。因此校刊在报道主题上的选择多是一些普遍存在又有报道价值、时效性较弱的选题。其内容多是深度报道评论、校园热点追踪、师生创作交流、话题观点争鸣等。主要包括新闻、校园、言论、扬城古韵、思想潮汐、紫藤廊、生活、编读往来等栏目。由于版面较多,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以在事件报道上的深度见长。历届主创人员在新闻采写、文学策划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办刊水平,使杂志在争鸣中既显露出青年人的灵动与朝气,又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该刊自15期开始至今,已与南京大学《凝眸》、徐州师范大学《桃溪》杂志进行长期合作交流。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厦门大学《厦大经纬》、中山大学《中大青年》、江南大学《蠡湖》、苏州大学《苏大青年》、东南大学《东大青年》、江苏大学《江苏大学青年》等高校平面媒体社团也与杂志社展开了校刊的互递往来。
校园广播的主题多是一些短小、轻松活泼、内容丰富的选题。如瘦西湖校区每周一歌、心事随心、青春风景线、影音时空、体坛纵横、娱乐速递、英语沙龙、文朋诗友、周末聊斋等栏目,就涵盖了旅游、国际、音乐、语言、娱乐、心理访谈等内容。但由于校广播台的广播员多是学生,学生没有专业基础和丰厚的经验,导致广播感染力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电视新闻《扬大新闻》多是客观报道动态消息、会议新闻。其选题多是领导人活动、各类主题会议、政策的出台,在报道模式程式化,不注重挖掘提炼新闻价值、忽视镜头的表现力,中规中矩、缺乏吸引力。
新媒体主要抓住网络互动性强、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校园讯息的互动传播。如扬大网络电视台《乖乖隆地咚》,就是专门针对学生群体量身定做的学生电视台。报道更为轻松活泼,选题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生宿舍虽无电视,但大部分学生都拥有电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电视台的新节目,还可以对节目进行评论。校园网络不受容量限制,可以进一步提供背景资料、相关报道、人物介绍等全方位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而微博则让学生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发送新闻,其时效性更强,报道更为迅速。但由于微博受字数限制,导致其对事件的叙述不完整。
扬大各类校园媒体的运行机制多是模仿社会媒体的运行机制,成立编辑部、记者部、宣传部、发行部等部门。其新闻的采、写、编、排、校、印、发等流程与社会媒体大体相同。不同之处是,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长期实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完全参与到校园媒体运作的一系列工作中。同时,校园媒体由学校管理,其运作的资金由学校支持,是免费发放给广大师生的,与社会媒体的盈利性恰恰相反。
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策划通过实行集体讨论制度,确定报道的主题。如校报编辑部要求学生记者平时注意关注重要信息的收集,一旦发现重要题材,提交编辑部集体讨论,分析新闻素材的“卖点”,确定采访重点,随后组织人员到一线采访。其次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记者提交初稿以后,编辑部会给稿件“挑刺”,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二次采写。若所采访稿件涉及相关专业学科内容,还会送交有关专家审读,以杜绝表述不准确,或者失实现象。
校报的发行工作也经过了一定时期的探索,现在还未成熟。在创办之初,校报的发行工作主要由各学院宣报中心的学生义务发行。学生每隔十天到校报编辑部领取报纸,发放到学生宿舍,确保每个宿舍至少有一张校报。但后来不少学生纷纷反映,在宿舍根本看不到校报,于是校报编辑部讨论实行现在的专人专职制度。即为学生提供10个勤工助学岗位,这项制度一方面使校报的发行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为贫困学子提供助学岗位。现在学生对校报发行的反馈是:仍拿不到校报。
扬大青年杂志社各部门分工与校报类似,设有总编室、编辑中心、新闻中心、美工设计中心、管理中心、活动中心部门,六大部门分工明确又互相合作。由于杂志成本较高、出版周期长、学校投入资金有限,发行量很少,没有达到预期的覆盖范围。
而扬大电视台的运行机制则采用社会电视台的制片人制度,即由台长室、办公室、编委室、策划部、记者部、主持人部和技术部组成。扬州大学电视台的软硬件建设都参照了社会电视台的专业标准。现有学生社员近40人。
菁扬工作室采用的是企业部门制度,设置了名誉顾问团、CEO、技术总监、总编辑、首席设计师、人力资源总监、市场总监、推广策划总监、活动顾问等部门。人员安排及社团运作跟企业相同球盟会,为学生社员提供了提前试岗的平台。而手机报、微博、人人网主页等新媒体主要由来自各学院各专业的学生专人负责,保障新媒体的及时更新。
扬大校园媒体在发展之初,其运作主要靠校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每年江苏省举办校报研究会年会,来自江苏省百余所高校校报的主编、宣传部负责人在会上互相交流办报心得。扬大校报编辑也会积极参加,吸取其他高校校报在内容、策划、版块设置以及人员安排上的优点。
扬大是一个有着八大校区的综合性大学,几个主要校园媒介的专职工作人员都只几人,队伍人手不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也为了发挥校园媒体育人的作用,扬大校园媒体面向全校招聘,通过自愿报名、院系推荐、笔试、面试等选拔程序,正式招收学生通讯员若干名,并形成了每年在新生入学后招聘学生通讯员一次的机制。
2009年5月16日,扬州大学成立了大学生新闻社。该社是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群众性学生新闻社团。目前社员约200人,主要任务是学习新闻理论,开展新闻活动,参与新闻实践;提供新闻报道稿件;加强与校广播台、网络电视台、《扬大青年》及其他校园学生组织的联系;综合校园五大传媒平台参与对外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闻社内部成员现有两百多人,扬大各学院的宣报中心也是新闻社的一分子,每年通过学院宣报指标测评来沟通和联系。
新闻社旗下设置有4个部门,其中包括办公室、记者部、外联部和摄影部。但由于媒介形式不同,各类媒介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导致最后新闻社形同虚设,没有起到整合资源的目的。
现在的新闻社只是一个挂牌社团,其通讯员队伍主要负责校报新闻的采编写工作。为了提高学生记者的新闻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校园媒体纷纷从新闻写作入手,分专题对新通讯员进行培训,分别讲解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并让学生及时得到热身实践,并进行实地采访写作,锻炼学生记者新闻实战技巧。
据了解,校报每周组织一次学生通讯员例会,通讯员提出自己的选题与其他通讯员分析讨论,编辑老师会针对学生发现的各种校园新闻现象,进行新闻价值分析。同时会对前期稿件进行分析,指出学生来稿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给予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如:非典时期,大学生们不能回家,家长也不能来探望。戴振华同学发现身边的同学电话打得很勤,除了日常的嘘寒问暖,还有许多预防非典病毒的信息和知识交流。他把这一现象告诉了编辑部的吴锡平老师,吴老师指出这是一个“信息反哺”的现象,指点他从这一视角,挖掘这一新闻现象。《预防“非典”:扬大学生与父母之间“信息反哺”》这篇消息,不久就诞生了,该作获得了2003年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二等奖。
校园广播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宣传窗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校园广播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学期,全面铺开学校各项宣传工作,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打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为目的,以“养成教育”为主题,面向全体师生,服务全体师生,把我校的广播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学期我们要狠抓栏目内容的充实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吐故纳新,力求栏目内容对学生思想的冲击和精神领域的熏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份更为精美的精神食粮。
播音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学期,根据栏目需求,我们计划招收相关播音员若干名,同时将对广播站播音员加强管理,,以提高播音员的业务水平,使广播站成为当之无愧的喉舌。
栏目质量是广播的灵魂,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才能树立广播站的良好形象,才能使广播站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宣传报道工作,起到校园文明窗口的作用。所以,我们将加大力度,力求每档节目内容新颖、有条理,确保广播质量,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由学生自己个人申请及各班语文老师推荐学生参加广播站小记者选拔,经选拔训练,共录取小记者若干名。
为了能保管好大家的工作记录,完善广播站的档案统计,更好的管理广播站自己的档案库,所有的投稿要求清楚的记录好投稿人的班级、姓名,已播稿件和未播稿件都也记录完整,稿件分类放进相关的文件夹,便于查找及统计。
为保证本站工作质量,提高站内成员业务水平,我站将采取集中培训,个别指导的原则,力争使我站得到长足的进步。特作以下计划:
通过指导小记者学习新闻采访、撰写、编辑和参与一系列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小记者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小记者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初步掌握一些新闻常识和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方法,使广播室得以丰富、发展,更好地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作出贡献。
1、学做小记者:小记者的职责;小记者的素质要求;小记者与普通同学的区别;当小记者的好处。
2、关于新闻入门的基本知识:认识新闻;新闻的几个特点;新闻的基本要素;新闻的体裁;新闻与作文的不同。
(1)、采访的基本要求;采访的种类;采访的捷径;如何寻找采访线)、采访前的准备:准备背景材料;准备采访提纲;准备采访物品。(主讲教师:)
1、校园采风以“采撷校园新风、报道校园新闻”为宗旨。捕捉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重大事件、同学们关心的事情、好人好事、以及违返校纪校规、竞赛情况等。2、我们在成长 讲述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开心等事情。采用征文、投稿、邀请嘉宾等形式。“说说你的学习方法、爱好、人生观点”。请“每周一星”讲述当班干部的酸甜苦辣,追寻童年留下的足迹,谈谈心中的秘密,说说自己的家庭等(是学生的心灵之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绚丽色彩,缤纷校园,体味文学,情感生活,生活的大树需要文学的花朵来点缀,佳文共赏引领学生走进文学殿堂,共享佳文。
科技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因特网作为全新形态的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媒体组合中,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校园网的触角逐步深入到学生教室、寝室等学校基层单元,已成为师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广州大学校园网为例,据粗略统计,该校有70%以上的师生经常从校园网上浏览、获取学校的有关通告和校园里发生的动态性新闻,校园网首页新闻的点击率最高达到5000次/每日,校园网信息传递功能的日益完善给校报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在信息传播上,网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时效性强,跨时空传播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网络有着报纸无法比的优势,新闻稿完成后,“第四媒体”用不着现代报纸的排版、制版、印刷、发行,随时可把消息送到网上;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网相通,信息就会迅速通向那里,并可更新内容,扩大传播范围和信息量,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2)多媒体和多元化的传播网络高度融合各种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信息。网络媒体没有篇幅限制,借助链接可轻易涵盖无限的信息。
(3)交互性传播网络为受众提供开放的、双向的、具有交互性质的信息渠道,从而增强传播效果。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其优势在于集多特性于一身,其集合优势所显示出的威力远远超出这些特性的简单相加。时问上可即时、随时播报,可长期使用,一经上网可随时查阅;空间上,容量无限大,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上,一改此前媒体受众的被动地位,实现了相互问的平等。而这些,是报纸所不能及的。网络时代的报纸难以在信息量、时效性方面占据优势,希望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的读者将越来越多地成为网络的追随者,尤其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
作为普通高校内唯一一张有全国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报纸,充当着“窗口形象”和“培养园地”的双重角色,认识自己是发展自己的前提。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发扬优势、规避劣势的不问断过程。正确认识优势和劣势是校报今后发展的重要前提。
网络新闻固然有其传播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新闻报道缺乏深度(背景资料缺乏、新闻显得单薄)的不足,因为它缺乏或比较缺乏新闻出版过程特有的信息收集、整理、编辑、加工和传播的工作环节,在短时问内,网络无法对每条消息都做比较细致的编排,只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罗列,主次不清,重点不明,把最近发生的新闻放在首页,以突出“更新速度”。以广州大学2007年12月3日的校园网首页的新闻为例,学校部署精神“三进”工作的校级要闻与一些院系相对不是很重要新闻同处一个平面,而且按时间先后顺序罗列,11月28日发生的部署精神“三进”工作新闻已被推至最低位置,而刚刚发生的院系级新闻则由于刚刚发生的时间优势而排在头条位置。另外,言论和通讯等也是网络报道的弱势。
再来看作为纸质媒体的校报在校园新闻报道上的长处。报纸相对于网络新闻,其长处在于有着规范的新闻采写、编辑、制版、印刷、发行等程序,作为传统的印刷媒体,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线形阅读习惯还难以一下子改变,书面阅读更能激起人的思考和联想,另外,受众从网络上获取信息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联网的计算机等,掌握一定的上网技能。而读报,只要识字,一报在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新闻信息,而不用坐在固定的电脑前阅读。
此外,报纸还具有资料性、可保存性等纸质媒体特有的属性。其短处在于受版面限制,信息容量小;受出版周期的局限,时效性差;受发行量限制,受众面窄。也正因为如此,校报正从过去高校校园新闻主要传播者逐渐让位于校园网。
在校园网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的形势下,校报如何找到自己新的发展空间?如何保持并发展不可替代性,应是校报编辑人员思考的问题。
高校校报在浩浩荡荡的报业大军中能拥有自己独特的位置,主要原因就在于校报在报道校园信息、传递师生员工心声、建设校园文化方面有其不可替代性。竞争是机遇,压力是动力。在网络环境下,校报要以鲜明的个性营造自己的生存空问,维护不可代替性,关键是要正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坐标。正确定位,首先定位在校报是高校党政机关报,校报的职责是服务于学校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服务于学校建设发展的大局,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文章。校报又是高校师生自己的报纸,它对于高校师生来说,具有接近性,这也正是校报发展的潜力所在。要让师生真正感觉到那是我们“自己的报纸”。不同传媒虽然在相互渗透,但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优势各不相同,问题是如何把握好自己的优势,并将其发挥出来。如可以发挥报纸长于阐释的功能,在深度报道、跟踪报道、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和精确报道上下功夫,加强评论、分析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介绍,注重特色竞争,开掘新的传播局面。
确定个性鲜明的定位,才能为校报带来旺盛的生命力,才是报纸走向成熟的标志。而要形成鲜明个性,就必须在报纸本身的报道内容、增强新闻时效性、办报人员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在报纸的报道内容方面,要注重新闻的思想性内涵。在传播内容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所要求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报道,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念和崇尚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健康向上的主旋律。在这一前提之下,校报的内容改革,可以有以下几点。
(1)是增强深度报道如上所述,网络新闻的优势在于其报道速度,它甚至可以与新闻事实发生进行同步报道。如2007年11月28日,广州大学部署精神“三进”工作,新闻在当天就全部上了校园网,而校报却受出版周期和报道手段的影响,显然是“鞭长莫及”,直到12月分,相关报道才上了报纸。所以报纸要与网络竞争,就要在深度上做文章,把新闻的背景加厚,新闻报道的影响面加大、加宽。按照新闻学的理论,媒体的报道可以分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三个层次,“为什么”和“怎么样”就是深度报道。人们在第一时间从网络新闻中知道了新闻事件的“是什么”之后,往往还会有进一步了解事件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欲望,而满足这个需求的任务就应该由报纸来承担。如《广州大学报》2004午下半年开始实行改版,在第3版开辟了“本期话题等深度报道栏目,推出“大学城的晨光,我拿什么拥抱你?”、“我的美丽大学要为化妆品埋多少单?”等专题报道,结合当前校园中的各种现象,推出抛砖引玉,剥离表层现象而引发深层思考,在网络的简单消息报道后再做专题报道,弥补了网络没报道的局限性。深度报道要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深层剖析来引起人们的思考,通过事实变动中的信息来诠释深度,通过新闻事实来折射深刻的时代命题。而表面化、简单化、单一化的报道只能使读者远离报纸。
(2)是增强可读性办报人员要以敏锐的新闻感从看似平常的基层稿件中挖掘富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例推上头版,改进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摆脱公式化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的桎梏,从会议新闻中挖掘有意义的、师生关心的新鲜信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将信息主体凸现出来,以增加可读性;要努力扩大新闻报道的视野,把报道的着重点放在反映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学生团体活动等方面的典型事迹上面;学校重要活动的报道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该是学校宣传需要与师生信息需要的有机统一点。
(3)是增强受众观念校报反映的应该是学校师生共同关心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是师生看了有用的东西。这方面,校报有其特殊的优势,那就是它的读者都是本校的师生员工,他们都非常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学校,对学校所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特别关注。校报的编辑、记者要主动深入到师生中去,了解读者的需求,从师生的角度判断新闻的价值,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报道全校师生迫切想了解的富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事件。此外,在报道的内容上还要增加信息的文化含量、知识含量,传播校内的各种学术活动的动态,使之成为高校校报的一个显著特色;增加校报的服务功能,为师生读者提供各种服务信息。
在增强新闻时效性方面,校报应想办法尽量少放“马后炮”,与时间赛跑,尽量以新鲜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可以有如下做法:
1)为重大事件“开天窗”编辑在画版时,为重大事件的报道预留版面,限定字数,派得力记者在事件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稿件,然后上版。
2)写预发稿有些大事,如国家、学校的重大决策,出台前总有个酝酿过程,一旦确定,公布只是个时间问题。校报应争取在政策出台或开始实施的当天,就能让读者在报上看到有关信息,这会使读者对校报的时效性、权威性多一份信心,。
3)向新技术要实效现在有条件的校报都电子版,有自己的邮箱。为记者配备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技术设备,实现记者在新闻现场发稿的可能。
在办报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对校报的办报人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除了政治、思想作风、知识、业务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该学会熟练操作电脑,并具有快速利用各种电脑软件检索资料的能力。另外,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报编辑对此也责无旁贷。校报编辑应培养学生通讯员骨干。学生记者是校报的主要依赖力量,对于他们校报既要使用,更要培养,校报编辑一定要以培养学生记者为己任,从各方面培养他们;发现文学新人。校报编辑还要善于从来稿中发现人才,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培养和造就他们。应该认识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校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校报的读者群中学生占了大多数,校报要贴近学生生活就成了必然的要求。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校报编辑和学生群体之问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距离,而学生参与办报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他们往往能及时了解到周围同学的关心热点,希望从报纸上看到什么。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办报还能锻炼他们自身的能力,包括政治敏锐性、人际交往能力、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敬业精神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校报不仅是一个办报机构,还应该是个培育人的地方。
校报要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形势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正确定位,加强队伍建设,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改革,增强时效性之外,还应加快本身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创办电子版,构成传播的新通道并与原传播方式相辅相成。
网络环境下,校报要争得自己的发展空间,根本途径还在于高校校园信息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各尽其长,这样,校报才能真正发挥舆论导向、宣传教育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要实现高校校园信息媒体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有几点做法:
(1)首先是要加强对校园媒体工作的领导校报、校园广播台、有线电视台、校园新闻网等都是学校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校园媒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舆论导向作用。要善于运用校园媒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善于运用校园媒体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要注意发挥各信息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努力形成校园媒体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局面。
(2)其次,打破各媒体之间割据局面,互补不足目前,有许多高校在建立了校园新闻网之后,网络新闻的管理同校报、广播台、有线电视的管理关系并没有理顺,要做到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从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人手,通过制度建设,打破各媒体之间的割据局面,有效配置新闻资源。可将高校所有的宣传媒体都置于校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之下,建立校园新闻中心,统筹汇总各种校园信息和新闻,使新闻中心成为统一的信息新闻集散地,实现校园新闻资源的整合和联动。各媒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各自为政;既要相互促进,又要形成合力,突出整体效能。各媒体之间可以开展竞争,但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师生。如广州大学报与广州大学新闻中心原来是在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两个独立媒体,两块牌子两套人马,2004年下半年,学校通过资源整合,新闻中心与校报编辑部合二为一,对采编工作作了较好的分工合作;网络新闻主要是与时间抢速度,每天滚动性地随时报道学校动态,学报则在网络新闻的基础上加强深度报道,推出了专栏、专题。网络弥补了校报速度的不足,校报弥补了网络新闻深度的不足。
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兴媒体快速兴起,高校校园传媒也在强势扩张。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主办的“机关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校报提供的信息与受众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校报程式化的新闻多、时效性不强的新闻多、版面设计单一等,这些都导致受众对报纸的吸引力降低。那么如何更好地让高校校报成为学校宣传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笔者认为,“报网融合”是当前高校校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高校校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在中国高校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的创刊到今年,我国高等学校校报已走过120年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良好的办报传统和鲜明的办报特色。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报,全国高校校报总数近2000家,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三分之一,高校校报已成为我国报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兴起,微信、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占据了广阔的校园市场,撼动了报纸在师生们中的地位。一些高校校报因为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要求而被逐渐远离受众的视线.高校校报版式固定化 内容程式化 时效滞后化
高校校报是介于专业性报纸和内部报纸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报纸,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有国内统一刊号,有正式的“身份”(1998年3月18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设立高校校报类报纸刊号系列的通知》,高校校报被纳入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开出版报刊系列,并取得国内统一刊号),是高校党委主办的“机关报”,又不等同于专业性报纸,在信息渠道、版式内容、发行等方面存在限制,具有内部报纸的一些特点。
以《江汉大学大学报》为例,它是对开大报,旬刊,发行对象主要为校园师生。一版为要闻版,主要刊发学校层面开展的各项重大活动的报道、校园热点信息等;二版为科教新闻版,主要刊发校内动态消息,如各二级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各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举措及取得的成绩;三版为校园生活版,主要刊发有关学生活动及学习成果的动态消息;四版为文艺副刊,刊发师生原创的小说、散文、读书札记、诗歌等文学作品。因为校报的报道内容主要体现了学校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其显著的专业性和学校工作的周期循环性,导致校报普遍存在有效信息含量少、报道范围窄、趣味性差等问题。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兴起,学校的新闻、动态、事件等都在第一时间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各种新媒体上,而校报一般为半月报、旬报、周报,许多刊登的信息早已成为昨日黄花了。此外,社会上各种媒体也在争抢师生们的“眼球”,对校报的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高校校报的受众主要为在校师生,他们的特点是文化层次高、思维敏捷活跃、接受能力强、知识面广。这些高素质的受众对报纸的作用期望很高,对信息的内容、数量及时效性都提出了要求。但是,就目前校报发展现状,高校校报难以发挥其上情下达的主渠道、搭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功能。
据学通社记者调查,忠于校报的师生仍占受访者的80%,但是75%的受访者对目前校报普遍存在版式单一、内容枯燥、会议稿多、可读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他们希望扩充新闻信息的含量,除了报道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外,同时更多地报道教育改革、新学科发展、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信息,与社会相联系的科技和经济信息、与高校有关的社会信息、生活服务性新闻信息等。同时,68%的受访者希望能改变校报的办报风格,如报纸版式、表现方式等能更生动活泼些,报纸能呈现出特有的美感,能更快地吸引大家的眼球等。由此可见,改变校报现状迫在眉睫。
“报网融合”是指结合报纸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全方位的有机结合。加拿大新闻学者迈克说:“报纸是人体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视力、听力的同时延伸。”由此可以认为,网络就是报纸、广播电视的延伸。高校校报与校园网络媒体的有效融合将利用各种技术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各自优势,弥补高校校报在新闻时效性差、信息容量小、互动缺乏等方面的不足,让校报的真实与权威和网站的时效与互动成为互补,两者相得益彰,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从而让高校校报踏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许多高校校报都有电子版本,他们将每期校报各版面直接在网上,既扩大了阅读范围,又便于信息的查找,同时依靠网络平台展示其风采。据了解,自2004年全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推出以来,上网站注册用户已达1400余家,每天上传更新校报近100家。该平台与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社的官方网站教育频道进行了相互链接,其展示的报刊能够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阅读。全国高校校报平台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文化、校报形象的展示与交流,同时为社会各界了解高校发展提供一个更加便捷与直观的窗口,这也为“报网融合”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其次,校报网络版的建立、内容与校报同步,增加了互动功能,这便于投稿及读者的信息反馈。还有,校园新闻网的建立。该新闻网一般由宣传部或新闻中心负责,涵盖信息内容丰富,时效性强,既有每期校报的新闻,还有许多当日新闻,而且这些新闻通过不同的形式如图片、广播、电视等进行传播,受众范围更广,接受更便捷。高校校报依托网络平台将有利于扩大校报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这对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有着积极的意义。
高校校报的“报网融合”除了经历以上发展阶段的积累外,还受到了一些客观因素的推动,如办报人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高校无线网络的普及、受众电子设备的不断丰富、高校渴望被外界所认知等,这些都为校报的“报网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笔者认为“报网融合”是高校校报发展的必然趋势。
“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与不同经营主体的融合,是不同传播技术与不同传播方式的融合。就高校校报而言,笔者认为,“报网融合”是通过合理的管理机制、多效的采编方式和共享的媒介平台这些途径来达到报纸和网络的有效融合。
合理的管理机制是以学校新闻中心为主体整合校园媒体资源,在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责任分工中体现“报网融合”。由于各个学校规模及发展情况不一样,新闻中心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行政机构,也可以隶属于宣传部或校报编辑部。以江汉大学为例,新闻中心就可设在宣传部。目前学校宣传部设有校报、电视台、摄影中心、BBS论坛管理中心等机构,同时负责校园网和橱窗的展板制作与维护工作。校报为网络、橱窗提供新闻,网络的新闻、图片也可为校报所用,同时电视台和校报也可以共享新闻稿件。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下,虽然各机构都有独自的工作人员和责任分工,但是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大家通力合作,共享信息和设备资源,使得“报网融合”的优势在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责任分工中等得到了充分体现。
多效的采编方式是在新闻筹划上兼顾不同媒体,加强其间的互助互利,让新闻作品最大程度地展现其价值的有效融合途径。多效的采编方式在重大事件、活动的采编中显得尤为重要,凸显了“报网融合”的优势。以江汉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感动“江大人物”为例,该活动获教育部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活动自2007年开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7届,通过民主推荐、师生投票共选出76名师生身边的感动人物。该“品牌”活动由宣传部具体承办,在筹划每次活动中,各媒体之间统一部署协商,具体分工,责任落实到各媒体。首先,校报负责对候选人前期的采访及稿件编写,电视台根据候选人的事迹找出感动点,进行拍摄编辑,为在颁奖会上播放做准备。其次,校报专门用两个版对候选人进行宣传报道,同时将宣传稿件上网,读者可通过网络和报纸对候选人进行评选投票。最后,在颁奖会现场,各单位通力合作,校报负责活动的采写,摄像中心负责新闻图片的拍摄,电视台负责全程录像。颁奖会后,所有的新闻稿件、图片新闻、录像作品全部都在第一时间展示在校园网上,校报除了再在一版显要位置进行新闻报道外,还在三版设立以图片新闻为主的专版报道,对入选师生进行宣传。这种采编方式的融合在校园中掀起了一股股“感动潮”,谱写了年度“感动江大”的动人音符,为学校构建和谐校园与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共享的媒介平台是让不同的传播技术和传播途径相融合,使得各种资源共享,在“报网融合”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报纸主要以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通过平面传递信息,而网络则主要通过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传递信息,两者有机地融合将为受众者提供翔实而生动的信息。例如,充分地实现“报网互动”就是借助双方的优势,让报纸与网络形成互补互动的关系。在互动过程中,校报利用网络体现其时效性和便捷性,网络则利用校报体现其报道的深度性和权威性。同时,校报还可以根据网络相关信息,如点击率等了解受众感兴趣的新闻点,从而安排策划一些采访和报道。这样既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同时也丰富了报纸、校园网、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的报道内容,让新闻报道在融合中得到不断升华,让校报在“报网融合”中走得更远。
[1] 李宝国. 高校报网融合发展与校园媒体传播[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05).
[2] 项宁一.报网互动:从理念到实务[J].新闻实践,2006 (06).
[3] 赵映振,孙桂荣.强化校园舆论引导能力[J]. 教育,2007(14).
在校园即时作文训练中,教师要练就学生的慧眼,指导观察校园中“原生态” 的人、事、景、物,去捕捉其中的亮点,随时随地、快速鲜明地记录自己的观察、理解、认识、感悟,通过加工整理,把素材化成灵动的文字,让同学们的笔端发出轻快的声音。
中秋节前两天,我们正要上课,一阵阵浓郁的花香随风飘进教室。一学生深呼吸,轻声说:“哇,好香呀!”“是呀!真香!”大家应和着。我接茬:“校园的桂花开得正旺,香气飘进了咱们的教室,大家想想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桂花香?”“香气扑鼻、香飘十里、香气浓郁、丹桂飘香……”一串好词从学生的小嘴里蹦出。“你们说的词语都带着香味,加上花香,真是香满教室啊!”
我接着说:“咱们把这香气留下,留在我们的作文本里,怎么样?走,到桂花树下写作文去!”教室里一片欢呼。
我把学生带到教学楼前的桂花树下,按照先整体再局部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对桂花树有一个总体认识。为了掌握桂花形态特征,以便描写时能详细陈述和描摹特点,我采用“分解”法指导学生进行局部观察,把桂树分解成叶子、花朵等几个部分,仔细观察每个部分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数量等。通过仔细观察,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素材。如一个学生写道:“桂花一簇簇地长在叶柄和树枝的交接地方,花朵像米粒般大小,颜色金黄金黄的,小花瓣像小蝴蝶似的挨挨挤挤地聚在一起。我把鼻子凑到花前闻一闻,那浓浓的香味真是沁人心脾呀!”花香把同学们的脚勾住,他们在树下流连、观察、记录,全然忘了自己身在课堂,在学习观察,学习表达。
这样的随机而作,不仅可以使学生进入习作的自然状态,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还能培养学生养成“时时写”“常常作”的表达习惯,随时用笔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然后通过班级开辟的 “即时习作园地”,把学生的习作在园地里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习作的快乐。
校园即时习作训练,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有独到的见解和思想要与别人分享。其次,要及时打开学生的话语闸门,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精神自由的状态下,创造出富有灵性的语言。第三,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当他们有了表达需要的时候,教师应在学生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指导,引领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思考,把自身的体验叙述出来,然后文从字顺地写下见闻和感受。有一次,我穿了一套新衣服受到学生的赞赏,于是创生了一次即时习作训练。
1. 现身说法,简写印象。我和学生就身上的这套新衣服聊开了,聊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新衣服的颜色、款式,再说说老师穿这套新衣服给你的印象,然后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学生即看即写,用简洁的话语写出教师穿这套衣服时尚、漂亮、显得年轻等特点。
2. 巧妙设套,写稿举荐。我说:“老师这套新衣服是‘逗号’品牌的,很棒吧!他们公司正准备聘我为他们的形象代言人,但目前只是候选人之一,你们希望老师这套衣服被选中吗?老师需要大家的举荐稿,能帮我这个忙吗?”我提出写举荐稿的要求:(1)百字左右;(2)写出特点;(3)采用“概括[+]具体”的结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觉得自己是在帮老师完成一件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因此,他们认真观察、用心写稿。几分钟之后,举荐稿出炉了。
例:老师穿了一套既漂亮又时尚的新衣服。玫红色的小棉袄,黑灰色的格子裙,配上一双咖啡色的靴子,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小棉袄很合身,里面搭配米黄色的毛衣,看起来很协调、有气质。我建议贵公司聘请老师为形象代言人。
3. 把握细节,描写片段。三位获奖选手兴奋地走上讲台,表演了一出“奖励新衣服一套”的时装秀。小明套上小棉袄,由于衣服太大,他像小丑似的甩个水袖,捂着脸跑下台;大个子小亮不套衣服,大家强烈要求,他只好接受“奖励”。生动的场景,真切的体验,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被激发出来了,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此时,正是在情境中渗透表达方法的最佳时机。我引导学生抓住获奖者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大家的表现等细节,让他们畅所欲言,用饱含激情的话语描述游戏中的精彩。描写片段时,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付诸于笔端,写出的内容真实灵动、情趣盎然,有很强的现场感。
4. 自主选材,个性表达。此刻,把这篇习作写好已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我请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或事来写,写出自己的感受。在指导选材、命题的过程中,我通过与学生交流,及时捕捉信息,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真诚有效的点评,及时的反馈和赞赏,使学生的情感闸门如洪水一涌而出,他们眼里看到什么,心里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写出的习作内容丰富、饱含真情、充满灵性。
写“有意思”的校园生活,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表欲,激发习作热情,使学生更加关注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直抒胸臆。写“有意思”的校园生活,能促使学生及时捕捉身边的资源,用心去寻找和发现,用独特的视角去思考,用生动的语言去描述。
怎样才能“有意思”呢?笔者在指导学生“学写新闻”之后,组织了一次“我们的新闻播报”活动,让学生从心出发,选择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内容表达。以下是课堂的几个小镜头:
1. 模拟情境,编排新闻。学生的新闻稿写好之后,交给编辑――小组长,进行修改、润色、加工,按新闻内容的轻重缓急排队。为了增强现场感,假设每组为一个“电视台”,并给电视台取一个响亮的名字,选一名策划能力强的学生当导演,由导演推选一男一女当主持人,还要安排播音方式、天气预报、插播广告等。编辑将新闻编辑完成后,立即交给主持人,以便主持人熟悉新闻内容上台播音。
2. 观察发现,播报新闻。在导演和编辑嘱咐下,主持人上台播报新闻。我适时引导学生观察主持人、导演、编辑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并做好简要记录。由于初次尝试,主持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一位男主播自报家门之后,拿起稿子埋头苦念,导演在一旁直跺脚;另一女主播则满脸通红,声音极小,编辑坐立不安,冲着她大喊……
3. 捕捉细节,现场直播球盟会。生动有趣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此刻,正是学生倾吐观察所得的最佳时机。我引导学生抓住主持人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来谈自己觉得最有意思、印象深刻的地方,并让他们明白导演、编辑、广告人士和观众的精彩表现,同样不能错过。例如: “白鸽台”的主播因为紧张,稿子念得不流畅,广告时间到了,他还在播报新闻。插播广告的同学便冲到前台,边扭边唱:“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台下笑成一团……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学校作为汇聚着几亿人和各种科学、文化设施与资源的要地,理应担当起重要的角色和责任。大学和谐发展的理念包括,要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教育使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得以全面提高。创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文明程度高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校园文化能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新闻具有导向性,它能从现实的道德水平出发,又指向更高的道德理想,能够将人们的行为不断引向一个更加和谐的秩序水平。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有效反馈,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凝聚出和谐校园的精神,是高校新闻工作者身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学生记者工作的宗旨是“提高新闻素养,增强学校活力;立足时代主流,积极宣传学校;贴近校园生活,反映同学心声;培养综合素质,发展完善自我。”
我国大学生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大学改革在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加强,形成了互相合作、互相牵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带来了各种文化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同时我国高校在外延意义上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大学校园里的诸多矛盾,反映在大学生身上的迷茫困惑便首当其冲。对学生记者来说,有更深层的矛盾,记者生活中包含了酸甜苦辣,新闻工作与专业学习在时间上产生了冲突,而求职时社会倾向于选择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他们并不认可。
学生的工作主要是采访与写作,他们富有热情、充满活力,但由于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特殊,特别是对于非新闻专业的他们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一种挑战。首先采访写作新闻稿,与其他文体有很大区别,其次由于校报是学校对内对外的主要宣传阵地,是方向标,学校网站亦是以新闻思政为主,要求稿件必须有明确的舆论导向。如何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如何从一个纯粹的文学爱好者向一个学生记者转变,是学生记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老师及前辈的指引下,学生记者的变化是巨大的,立足点转变为所在媒体的立场、公众的角度,思想得到提升;理智代替了情感,偏激化为冷静,冲动变为智慧,能够揣着一颗公正的心去看待事物。学生记者的存在,初步实现了发展、拓宽校园宣传渠道的目标,对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立足校园,关注校园热点,反映校园生活,用手中的笔,道出众学子的心声;用心中的激情和责任,记录下学校的脉动与心跳,展示了学校的风采,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记者的生活培养了他们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学生记者是骄傲的,言谈之间无不流露出留恋与热爱,在校园里不停奔波的学生记者,身上透出的是职业般的执着和敬业。
“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是一部分学生记者的宗旨。他们不仅仅把自己定位在采写大学生生活题材稿件的一名校园记者,而是有更高的抱负和理想,这样才能在新闻领域做出属于自己的成就。寒、暑假开始到社会上采写新闻,切身感受一名真正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与自豪感。他们去报道社会上一些需要帮助的群体,带着勇气去揭露社会上一些黑暗面。迈出了第一步后,他们经常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来回奔波。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记者走出校门。“风物长宜放眼望”,许多学生记者已经如愿以偿地凭靠这个跻身一些社会知名媒体。对更多的人而言,学生记者的经历也让自己在求职或工作中比别人多了一种武器。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区教育的中心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我区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教育发展的新成果。通过主动策划,正面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区域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努力开创全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新局面。
2013年,全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要围绕局党委提出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工作目标,紧扣主旋律,加强和推进四方面重点工作。
㈠加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结合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着力传播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理念和科教兴区战略,大力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成果、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十二五”区域教育奋斗目标。着力传播科学发展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我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建设区域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着力传播“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观念,正确引导各学校注重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㈡加强师德师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宣传。大力宣传泰东实验学校“教师妈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组织教师参加“用真爱架起心桥,用平凡书写人生”主题征文活动,扩大“教师妈妈”现象的影响力,引导广大教师致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大力宣传我区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的先进事迹,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远大的理想激励人。大力宣传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建设的举措和经验,争取全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㈢加强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宣传。围绕宣传实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加大五方面的宣传报道力度。一是及时宣传我区开展“四无学校”、“规范管理达标校”创建活动情况,推进学校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二是及时宣传我区执行“五严规定”和“减负八项规定”的情况,推广和交流减负工作经验,完善减负长效机制;三是及时宣传我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重大成果,推动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区域教育教科研层次;四是及时宣传我区贯彻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学校德育工作规程》的举措,优化教育环境,改进德育方式,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五是积极倡导“特色立校”的理念,围绕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校园文化球盟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及时宣传我区学校“一校一品”的鲜活的经验,培育学校特色和亮点,提升区域教育品位。
㈣加强区域教育年度目标实施情况的宣传。结合区政府2013年教育工作目标和区域教育工作重点工作,积极做好学校布局调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干部交流和教师流动、规范教育收费、清理规范“四独立”学校、“平安校园”、“法治校园”以及重大改革举措、重点工程建设进展和承办省、市级重要活动等工作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提升工作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的知情权,推进年度工作目标的实施。
㈠加强教育宣传(信息)工作组织领导。成立系统教育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行政办公室)。局教育宣传(信息)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区教育宣传计划,提出工作任务和要求,协调指导全区教育宣传和信息工作,积极做好与新闻媒体信息部门、大众传媒的交流沟通、联络和协调工作。负责组织基层通讯员培训和学校、机关科室教育宣传(信息)工作考核,及时更新教育网“教育新闻”栏目的内容,切实加强全区教育宣传(信息)报送工作,努力提高宣传报道和信息稿件的采用率。